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

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直接出发点是

A. 增强秦国国力

B. 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

C.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

D. 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故选A。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是因为其主张契合了图强争霸的需求,而不是因为其符合法家思想,如果儒家能使秦国国力增强,秦孝公一样会任命,排除B;商鞅变法推动了奴隶社会项封建社会的转变,属于影响而不是出发点,故不存在为其大势所迫的说法,排除C;打击贵族势力是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不是变法的出发点,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A.劫富济贫

B.公平公正

C.倾向权贵

D.崇尚峻法

 

查看答案

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国家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    (  )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 D.设立民众法庭

 

查看答案

颁布《解负令》是梭伦采取的第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其主观动机在于

A.缓解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 B.促进城邦经济的发展

C.彻底打破贵族的一切特权 D.实现公民的真正平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分配土地。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高举反封建的战斗旗帜,为在全国消灭封建削的土地制度提供了一个基本纲领。同时,它在国民党统治区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对随后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圆发挥了推进作用。

——摘编自李佑新、高文学《土地改革对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解放区和即将解放的地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改变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做法,确立了“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改总路线。中央和地方政府派遣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指导土改运动.1952年年底,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外,大陆土改取得了巨大胜利,约3亿农民分得7亿亩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及其他财产,最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一项最基本的历史任务。

——摘编自新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推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侵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戍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

——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

材料二  通过三次大规模战争,汉武帝先后收复河南地、河西走廊及漠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汉朝长期以来的威胁.西汉加强边塞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与之相配合,朝廷组织田和徙民实边,“皆与犁牛”,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饮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设置使者校尉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梁。西汉经营西北的方针为以后历代政权开发边疆提供了基本模式

——摘编自钟银梅《论汉武帝时期的西北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