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说:“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他提出此观点的主要目的是( )
A.借助天意加强君权 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强调人民力量巨大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下列材料描绘与所指对象相符的是
选项 | 描述 | 所指对象 |
A |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 | 翻车 |
B | “烧生铁精以重柔挺,数宿则成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 | 灌钢法 |
C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白瓷 |
D |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 海上丝绸之路 |
A.A
B.B
C.C
D.D
雅典城邦时代戏剧流行,在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在同一个时段里经历同一种感受,他们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这表明戏剧公演
A. 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开放性
B. 强化了雅典“人人平等”的原则
C. 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D. 培养了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经历了从①北京-②上海-③广州(武汉)-④赣南闽西根据地-⑤陕甘宁边区-⑥(西柏坡)北京的迁移过程。其中在①③④⑤阶段取得的成就分别为
A. 马克思主义传播、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开创、全民族抗战局面实现
B. 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思想成熟
C. 马克思主义传播、国民革命运动高涨、革命道路开创、毛泽东思想成熟
D. 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土地革命高涨、民主革命基本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