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官是研究历史的四把钥匙之一。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前期二府三司制……通过中枢机构的互相分权,互相牵制,大大强化了君主对国家机构的操纵权和对国家事务的决定权……但是过于集权,往往走向反面,二府三司的权力结构实际造成了事权分割,各不相知。
——张晋藩主编《中国官制通史》
材料二 太祖为吴王时本如元制置中书省,以左右相国为之长,先尚右,后尚左。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或居内辅政,或统军征伐。其居内负行政责任者先后有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三人,权力甚大。十三年正月诛胡惟庸后,“革去中书省,升六部”。
——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三 君主有意削弱相权而实行的措施,也只有能够适应巩固整个封建统治的需要,方得以坚持下去,形成制度,否则便得调整或废除……把两千年宰相制度的发展、变化,主要视为君主、宰相权力之争的结果,视为君主防范宰相,削弱相权的结果,我以为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分割相权的具体措施和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废宰相制度的原因,及废宰相制度后朱元璋所面临的问题。
(3)请以明代官制为例,说明材料三中观点的合理性。并依据材料三概括君主调整相权的目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以来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一外交原则出台的历史背景有
①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②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缓步推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71年,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他期盼的是
A. 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B. 实行“一国两制”
C. 尽早实现“三通”
D. 达成“九二共识”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A.“一国两制”
B.“求间存异”
C.“和平共处”
D.“九二共识”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8月31日政治局讨论通过了邓小平的讲话。中央的正式建议提交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讨论、决定。邓小平和中央的这些做法
A.标志着政党制度和人大制度的逐步建立
B.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C.是中共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依法治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