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问策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赵普的建议是
A.废分封、行郡县
B.废三省、置通判
C.收精兵、削实权
D.废丞相、设内阁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唐太宗准备把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诏敕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特征
B.中书省草拟诏敕超越权限
C.三省间互相分权相互制约
D.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西魏诏书曰:“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惟在得人。”此后,“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这表明当时
A. 察举制的选才作用日益凸显
B. 门阀士族政治逐渐走向鼎盛
C. 九品中正制选举不全凭门第
D. 科举制选拔人才更注重才干
“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和这种制度相对应的是
A.“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B.“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D.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这一现象表明西汉初年
A. 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B. 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C. 社会风俗有待提高
D. 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