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A.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兼顾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
宋代,诏书一般表达的是政府的意见,原则上均由宰相的属官中书舍人起草,皇帝只是依例批准而已,且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可成为正式的政令。这表明,在宋代
A.宰相获得了独立的行政权 B.官僚机构臃肿侵蚀皇权
C.宰相拥有的权力趋于集中 D.皇权受到制度性的制约
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
时期 | 太祖朝 | 太宗朝 |
曲宴记载 | 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 | 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 |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 | 雍熙二年,“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 | |
开宝九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 | 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 |
A. 边患问题得以解决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 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这样描述一位官员:“……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其描述的官员应是
A.转运使 B.三司使 C.通判 D.枢密使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
A.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 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 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 宋代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宋太祖问策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赵普的建议是
A.废分封、行郡县
B.废三省、置通判
C.收精兵、削实权
D.废丞相、设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