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公元前323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之罪判处色雷斯人亚里士多德死刑,而他却选择逃离雅典。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亚里士多德无法接受不公正的判决

B. 亚里士多德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

C. 逃跑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精神

D. 亚里士多德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

 

D 【解析】 面对雅典法庭的判决,苏格拉底拒绝逃走,而是“饮毒而死”,说明苏格拉底对于雅典法庭的判决是认同的,而亚里士多德“逃离雅典”,说明了亚里士多德对于判决的不认可,也就是对于当时雅典城邦的缺少认同感,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有关亚里士多德的判决是否公正,亚里士多德对于此次判决不认同才选择逃跑,故A错误;公元前338年希腊沦为北方马其顿的附庸,故由“公元前323年”可知,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己经丧失,故B错误;苏格拉底选择按受不公正的法律的判决不能说明苏格拉底就是不“理性”,亚里士多德选择“逃跑”也不能说明亚里上多德是“理性”的,按受还是逃跑与“理性精神”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同学甲说:“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 20 圈。”同学乙不服气地说:“你说的不对,这是老师负责,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他们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普罗泰格拉 D.亚里士多德

 

查看答案

赫拉克利特呼吁“人民应当为城邦的法律而斗争”;柏拉图认为“没有法律,人们将无法区别于野蛮人”;亚里士多德声称“法律是理智的体现,可以免除一切情欲的影响”古希腊三位哲学家的言论说明

A.任何人没有资格凌驾于法律之上

B.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具有法治传统

C.世人必须严守法律方能摆脱野蛮

D.法律是遏制人性本恶的重要手段

 

查看答案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D.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查看答案

汉字“丁”的变化如图所示,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A. 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B. 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C. 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D. 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