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稷下学宫整体上是齐国官学,但前往讲学的学者大都办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稷下学宫整体上是齐国官学,但前往讲学的学者大都办有私学,带其弟子同入稷下学宫。众人推举学界名流来担任学宫的祭酒,国君不直接干预教学与学术研究。学宫中容纳“百家之学”,成为百家争鸣的文化沙龙。荀子在学宫三为祭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他扬弃以往儒家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吸收春秋以来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天道观,构建其天人关系学说。

——张秉楠《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节录)》

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天演论上》,导言一《察变》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怀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希望在西方找到一种能化解中国苦难的灵丹。他们曾一度认为自己找到了灵丹。但是一战的爆发使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理想的乐园,巴黎和会浇了他们一盘凉水。战后,社会主义成为时髦思想,知识分子先后试验了工读主义、泛劳动主义、新村主义等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最终都宣告破产。1920年11月,陈独秀说:“万万不能够妄想拿主观的理想来自由改造……近代空想主义和科学的社会主义之重要的区别就在此一点。”

——倪培强《再论五四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齐国稷下学宫的办学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荀子改造而成的“天人关系说”?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维新派论“变”的两个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1)特点:兼官学与私学于一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国君不直接干预。 学说: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2)特点:一是“除旧”与“布新”相连;二是“变”与进化论相结合。 背景: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不改变旧的政治体制;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渐加深,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迫在眉睫;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稷下学宫整体上是齐国官学,但前往讲学的学者大都办有私学,带其弟子同入稷下学宫”可知,齐国稷下学宫是兼官学与私学于一体;根据材料“国君不直接干预教学与学术研究”可知,国君不直接干预;根据材料“学宫中容纳‘百家之学’,成为百家争鸣的文化沙龙”可知,齐国稷下学宫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学说,根据材料“吸收春秋以来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天道观,构建其天人关系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天命有常”,认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同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主张掌握天命的规律而利用天命。 (2)特点,根据材料“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可知,“除旧”与“布新”相连;根据材料“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等信息可知,“变”与进化论相结合。背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的内容是梁启超和严复的主张,二人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并最终失败的背景下产生;也是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挽救图存的任务迫在眉睫的背景下产生;经济方面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等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印证了当代历史演进的特征与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然欧洲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互相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到激烈冲突的代价是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于任何国家有益。苏联势力的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这样做(指的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把西欧纳入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但客观上却推动了西欧的经济联合。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

材料四  由于货币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因此,欧元的正式问世成为欧洲联合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欧元还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洲经济不振的被动局面。

——杨伟国《欧元流通:欧洲走向联合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欧元问世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科幻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创作的小说《时间机器》发表于1895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一位时间旅行者乘坐他发明的时间机器来到遥远的未来世界公元802701年。时间旅行者发现,在那个时代里地球上的人类已经分为两个种族:一个是生活在地面的“地面人”,他们的智力已经严重退化,只具有相当于儿童的智力;而另一个则是生活在地下的“地下人”,他们智慧发达,惧怕亮,只能生活在地面以下。可描写的“地下人”偷走了时间旅行者的机器,经历了一番历险之后,时间机器失而复得。时间行者继续他的旅行,看到了几千万年之后的巨蟹、巨蝶、大海、日食等一些复古图景。他终于在生命垂危之际回到了“现在”,将旅行的经历告诉朋友。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查看答案

1920年,《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递交到北洋政府,该宣言宣布:苏俄放弃沙俄时期在华的特权,放弃赔款、租借地,废除中俄所订密约等。苏俄政府此举

A.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B.导致了中国革命方向的转变

C.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D.推动了“三大政策”的确立

 

查看答案

在某次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次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查看答案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在“民权”方面的体现是

A.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C. “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D. “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