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谚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业是连接国民经济各部分的重要纽带,而政府...

民谚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业是连接国民经济各部分的重要纽带,而政府的决策则直接影响着商业的发展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令农衣、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令农夫戴斗笠、蒲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农业者不许……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六十七《舆服志三》

材料三  (清代)承办洋商业务的行商(注:十三行华商)对洋船负全面的责任,他安排洋商住进合适的商馆,向他们推荐买办、通事、银师和仆役。……一当他们的商务办完,洋人就须立即离开广州,或是回国,或是去澳门过冬。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唐代“市”的管理制度,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局面最早什么时候被完全改变。

(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哪一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首倡者,分析其经济根源。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行商”产生的政策背景,并分析该政策的影响。

 

(1)管理制度: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 时代:宋代。 (2)政策:重农抑商。 首倡者:秦国商鞅。 经济根源: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背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解析】 (1)第一小问“管理制度”,依据材料一“令一人……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得出:由专门政府官员进行管理;依靠材料一“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得出:市的交易活动有时间限制。第二小问“时代”,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第一小问“政策”,从材料二“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可以看出,明政府从日常穿着上限制商人,目的是让当时的百姓少从事商业活动,即可直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首倡者”,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秦国商鞅首创的。第三小问“经济根源”,根据所学,“重农抑商”政策要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加以分析。 (3)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三“承办洋商业务的行商(注:十三行华商)对洋船负全面的责任”可知,清代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据此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即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思想近代化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7)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6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是什么?它产生了哪些积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在以后的十年国共对峙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关注农村及农民问题的?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侵略、民主的历史,解读以下四段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中国对中国的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拒绝支持以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反对政府的政策。

材料二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理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坷德了。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三  进行了近三十年的自强运动,中国在海、陆两方面却落得这种耻辱的失败,使李鸿章面临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他辩解说,但靠他的北洋舰队和淮军来对抗日本全国的力量,在国内没有强大背景的支持下,自然无法取胜。尽管如此辩解,李鸿章还是遭到辞职,贬谪,还被削去了象征皇帝特殊恩宠的黄马褂;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

(3)综合两段材料,分析“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以及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

(4)根据材料三及其所学知识,为什么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在“未战之前,就胜负已定”?

 

查看答案

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入仕

方式

唐德宗

公元779

—804年

唐宪宗

公元805

—820年

唐文宗

公元826

—840年

唐宣宗

公元845

—859年

门荫入仕者

10人

4人

3人

1人

进士入仕者

13人

17人

19人

20人

 

 

A.科举制度的影响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分散相权的需要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中央对降附或内属的少数民族,均设属国以处之,其最高军政长官为属国都尉。同时,中央还派出临时性武官“持节都护”,地位相当于内地的太守,构成独特的地方军事领导机构。“持节都护”的设立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有利于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D.易形成军政合一的割据势力

 

查看答案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A.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皇帝制代替郡县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