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4年,兴中会创立时,最初加入的20人均为华侨,后来华侨竟占参会成员的百分之...

1894年,兴中会创立时,最初加入的20人均为华侨,后来华侨竟占参会成员的百分之六十以上;1911年黄花岗之役,“仅从新加坡、槟榔屿等地回来的华侨估计不下500人”,英勇就义的七十二位烈士中有三分之一是华侨。这反映出

A.华侨助推近代社会变革 B.华侨反清情绪普遍高涨

C.革命党人缺乏资金支持 D.清朝统治逐渐土崩瓦解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辛亥革命之前,华侨参与人数众多,对中国民主革命支持力度极大,这表明华侨助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故选A项;B项中的“普遍高涨”表述太绝对,材料信息得不出此结论,排除B项;材料不能得出革命党人缺乏资金支持,排除C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华侨支持革命,但不能表明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0年,福建省设立福州织布局。“招集织徒,市购织具,量给伙食,限以三个月学成,领机归织。数月之后,每徒每月率能织布20余匹……城乡多仿照办理,每年约出布40余万匹,穷民执业,赖以滋生。”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福州

A.官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纺织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C.雇佣劳动关系已普遍存在 D.列强入侵瓦解了传统经济

 

查看答案

《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魏源

A.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倾向 B.渴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

C.拥有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 D.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识

 

查看答案

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出

A. 国际协商能够保障华工权益

B. 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

C. 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

D. 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

 

查看答案

1919年4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B.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

C.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D.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

 

查看答案

严复认为中国对人民体质“害效显著”者乃鸦片泛滥和妇女缠足二事,使中国“种以之弱,国以之贫,兵以之匮(懒惰,陋习不除,“则变法者,皆空言而已矣”,最贴近该观点的解释是

A. 彻底革除了社会陋习

B. 挑战传统陋俗,进行社会改革

C. 女性的主体意识薄弱

D. 传播人权意识,拯救民族危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