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朝、唐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朝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

秦朝、唐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朝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秦的统一正由以秦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不专因秦国地势之险要及其兵力之强盛。另有秦较早“以牛田”,并修三大水利以促农业,为军事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最重要的还是当时一般意向所促成。统一后秦始皇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稳固。

——摘编自《战国策》、《过秦论》、《国史大纲》等

材料二:李唐起自西隆,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太宗雄才大略,固不囿于琐微……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亭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自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材料三:康熙时期,他实行“满汉一家”的民族政策……他曾说:“朕承丕基,义安天下,满汉军民,原无异视”。他认为处理民族关系关键在于收拾人心,加强汉人与其他少数民族对清政府的向心力,他说:“天下事最可忧者,不在今日盗贼水旱,而在今日之人心”。由此可知康熙认为光靠武力只能得到暂时的安定而已,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采取整饬人心,增强满族的向心力,才能确保国家长久的繁荣兴盛,为此必须采取多种手段来缓和满汉民族矛盾,改善满汉关系。

——《试论康熙的民族政策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提炼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秦朝如何“加强制度建设,使统一巩固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以唐太宗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太宗雄才大略,固不囿于琐微”。

(3)阅读材料三和结合所学指出康熙是如何处理满汉民族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分别概述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的历史地位。

 

(1)原因:商鞅变法;地势险峻;较早采用牛耕技术;重视水利工程;民心所向。 措施: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制度建设促成了统一。 (2)观点:唐朝开明开放,兼收并蓄;唐朝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唐朝深受域外文化影响 史实:对外来宗教,提出“示存异方之教”;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召见天竺取经回来的高僧玄奘;召见来唐游学的朝鲜、日本僧人。 (3)措施:实行“满汉一家”的民族政策;祭拜孔庙并亲书“万世师表”;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地位:秦始皇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创者(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拓者);康熙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正由以秦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可知,秦国商鞅变法是秦统一的重要原因;根据材料“不专因秦国地势之险要及其兵力之强盛”可知,秦朝统一离不开秦国地势险峻;根据材料“另有秦较早“以牛田”,并修三大水利以促农业,为军事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可知,秦国较早采用牛耕技术,重视水利工程;根据材料“最重要的还是当时一般意向所促成”可知,统一是民心所向。 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列举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 (2)观点:根据材料“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可知,唐朝开明开放,兼收并蓄;根据材料“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可得,唐朝长安是国际大都会;根据材料“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可得唐朝深受域外文化影响 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对对外来宗教的态度,提出“示存异方之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将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从对外贸易角度看,唐太宗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从中外文化交流角度看,太宗召见天竺取经回来的高僧玄奘,召见来唐游学的朝鲜、日本僧人。 (3)措施:根据材料“康熙时期,他实行‘满汉一家’的民族政策”可知,康熙实行“满汉一家”的民族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祭拜孔庙并亲书“万世师表”,崇尚儒家文化;从选拔人才方面,康熙时期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地位: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角度对涉及的三位帝王进行评价,即秦始皇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创者,而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康熙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5年,在半坡遗址(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出土了人面鱼纹彩盆,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学者推测是半坡居民的日常生活盛器。有学者认为是祈求丰收、祭祀祖先的祭具,半坡人用这种“绘有巫师面具形象的陶器代替巫师现场作法”鱼纹“既象征鱼的丰收,又象征农业生产的丰收或许还有驱灾避祸,大吉大利的含义”。后经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天折的儿童置于陶瓷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学者确认这是一种特制的葬具,是儿童瓮棺的棺盖。这反映出

A. 历史解释一定要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

B. 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解释的问题

C. 后来的历史解释更加趋近于历史事实的真实性

D. 历史解释以考古的发现为依据更加具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拿破仑、华盛顿、甘地三个伟人的共同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  ②都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政治体制

③都重视和发展本国民族经济  ④都曾抵抗过英国势力的侵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现代知识分子,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与他们专业知识或技术知识分不开,他们是要敢于挑战权威,在专业范围内追求真理;另一方面是在本职之外,有一种在求真的精神上发展出来的道德情操,对一切公共利益的问题都抱有深切的关怀。下列属于爱因斯坦在第二方面表现的是

①一战爆发时,在反战宣言上签字  ②一战后,继续推动量子力学发展

③二战前后,上书罗斯福总统研制原子弹  ④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爱因斯坦认为对于时间的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性;对于时间的瞬间值,光表现为粒子性。关于光的科学研究历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说”

②牛顿发表了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

③牛顿用折射望远镜证明了日光由七色光组成

④爱因斯坦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论道:“没有一部著作使自然科学的结构发生如此重大变化……这种情况只有在这样的场合下才能发生:实验和观察、机械主义的哲学和先进的数学方法被糅合成一个自身完整的、能够用各种可能的实验加以证实的思想体系。”学者评论的这部著作最可能是

A.《物体惯性和能量的关系》 B.《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