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 分封之制

B. 郡县之制

C. 郡国并行

D. 行省制度

 

B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白它讲述的内容,这段话其实是王夫之的《封建论》中的一部分,意思是关于封建和郡县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与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县制,是说郡县制度实行了两千年也没有人能更改,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县之制,因此选择B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

A. 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 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D. 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

A.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查看答案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表中所列重要史实,提取至少两条相关信息,归纳一种历史进步潮流,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概述与评价。(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潮流,对历史潮流的论证准确和评价精炼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村中失地农民大部分沦为佃农或者雇工,但在农业雇佣关系比较发达的地区,雇工家庭也不超过8%。商品经济向农村发展,江苏吴江地区“绫罗纱绸出盛泽镇,奔走衣被天下”。纺织业发展带动了桑蚕业和植棉业,湖州“以参为田”,苏州嘉定地区“种稻之田约止十分之一”。同时,在江南的农村开始出现一种包买制:城市商人向手工业者供给原料,收买成品。

——据高寿仙《中国与英国的原始工业化:资本与制度问题》

材料二  18世纪是英国农业革命迅猛推进的时期。1760年,议会通过法令支持圈地,掀起了“议会圈地运动”的狂潮,土地逐渐集中于大地主手中,为了适应城市工场手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很多被圈占的土地被租给大租佃农场主进行集约经营,这些农场大量雇佣农业工人进行经营,当时英国农业雇工人数大约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1/4~1/3。经营农场的地主贵族在获取巨额利润后热衷于对交通运输业、工矿企业以及地方银行进行投资,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据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明清时期相比,英国18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