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美国《纽约时报》对卢沟桥事变的部分报道
——(据2018年1月14日北华大学东亚中心副研究员赵文铎文章整理)据该表可推知
记述 | 出处 |
“日军发言人指出,南京政府将这场局部冲突扩大为全面战争,明显为了恶化局势。既然南京政府采取敌对手段,那么中国中央政府就要(对这场战争)负责任” | 1937年7月12日,《纽约时报》“日军谴责南京政府”的报道 |
日本“政商界领袖支持内在中国的举动,日本官员坚持认为,和平有赖于南京同意在华北地区达成和平协议” | 1937年7月13日,《纽约时报》 |
日本人在广播中说,中日之间的所有麻烦的根本原因是由国民党推行的反日政策和中国人民统一意识下培育出的反日情绪 | 1937年8月1日,《纽约时报》 |
A. 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抵抗日本侵略
B. 国民政府改变了对日的原有政策
C. 日本侵华是为了保护华北的利益
D. 美国《纽约时报》立场比较客观
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的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有学者称,20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年学生、工商业者、工人等阶层将“一战”“巴黎和会”“山东问题”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是
A.维护政局稳定
B.进行革命动员
C.建立统一战线
D.培育国家认同
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实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
A.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
B.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D.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厘金制度的推行
A.解决了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问题
B.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有利于西方国家占领中国的市场
D.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根本因素
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
B. 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C. 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
D. 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