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地理大发现时代,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人们带着各自的纪年方式和时间体系参与全球化,对相互交流和沟通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为此,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对历法进行改革,使日期计算恢复正常,也更加精确。格列高利历(即俗称的阳历)逐渐成为一部绝对的天主教历法,但新教国家出于宗教和政治上的原因,长期抵制格列高利历。由于旧历法给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往增添了麻烦,到18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基本上采用格列高利历。19世纪末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且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
1884年,由英美两国主导的华盛顿国际子午线大会确立本初子午线和建议采用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基准的“世界日”,为建立世界时区体系打下了基础。欧洲国家和北美地区到20世纪上半期都已接受时区体系,同时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也依然盛行。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二在清末“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之下,旧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包括以皇帝年号纪年体系为表征的时间观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康有为宣扬孔子纪年,将其视为国家创制的重要方面,以维护当下的政治权威。刘师培提出黄帝纪年之后,革命党人群起响应,以图将清统治者与华夏民族区分开来。民国建立,孙中山通电全国使用公历。新建的民国政府还通过对各种新式节日的庆祝,来显现现实政治权威。在民国时期,改换阳历因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引起民间诸多反对,政府改换阳历的努力遭遇极大挑战。
——摘编自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纪年和时间体系标准化进程的特点及其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民初纪年变革的背景和影响。
有学者说:“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是一个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欧关系趋于紧张
B. 美苏冷战客观上有利于欧洲一体化
C. 美国冷战战略受挫
D. 美苏帮助欧洲实现一体化
二五期间,苏联政府注意挖掘已建企业的潜力,同时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到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这反映出
A.苏联经济具有高度独立自主性
B.劳动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
C.英美加紧了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D.苏联的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表明
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
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
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
有学者指出:“从新政开始,联邦政府承担起确保经济正常运转的责任,不仅要宏观调控,还要通过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等途径积极介入分配,经济运行的好坏可以说成为判断政府成败的关键,政府不干预经济的放任自由主义宣告结束,再无回头之路。”该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
A. 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全面总结
B. 使美国经济运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C. 使自由主义思想彻底退出了美国经济
D. 有助于美国和西欧各国摆脱经济危机
十七世纪,一群清教徒移民北美,他们的领袖约翰·温斯洛普说:“我们必须想到,我们要做山上之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看,他们的后裔所建造的“山上之城”(出自《圣经》,意思是为万众敬仰)
①以创立新制度、传播新文明为己任
②以权力分立和制约平衡为原则
③以保障天赋人权为出发点
④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描绘的理性王国为蓝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