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说:“苏联要注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体系之间的和平共处问题、现代防止战争的可能性问题、不同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问题。”这三个问题后来被概括为“三和”,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苏联“三和”政策的提出
A.表明苏联要与美国和平竞争
B.得到了各国共产党的支持
C.反映出美苏对第三世界争夺
D.说明苏联放弃了争霸政策
1982年9月,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对于一切国际问题,中国将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这说明中国
A.积极引进外资建设社会主义
B.利用美国对抗苏联的霸权主义
C.外交政策调整为不结盟政策
D.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与结盟
香港回归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原有法律进行了一次性审查。对于普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在适用时,应做出必要的变更、适应、限制或例外,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香港的地位和《基本法》的有关规定”。这一规定
A.改变了香港原有的政治制度
B.奠定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基础
C.加快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步伐
D.彰显了中央维护统一的智慧
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
1 | 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 |
2 | 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强化法律权威和推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 |
A.深化基层民主 B.制定村民自治法规
C.提升官员素养 D.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巴黎公社成立后,在其对委员的文告中说,“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将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一切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却只付给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是6000法郎”。这些做法表明巴黎公社
A.实行包容各党派的协商民主
B.具有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
C.努力构建服务型的责任政府
D.主张彻底废除财产私有制
抗战时期,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共党)唯一阴谋,在激怒我向匪进攻;如我进攻时迁延不决,则匪势更张,国际舆论对我更劣;如果速战速胜……而我国内战既起,复不能根本解决,则国家威信仍有损失。无论胜与不胜,而一经用兵追剿,则彼之目的达矣!”据此可推知,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名存实亡
B.国民政府对国共冲突被迫以政治解决为主
C.国民政府失去美国等国际支援
D.国共两党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