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

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 B.选官考试内容日趋经世致用化

C.选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

 

D 【解析】 根据材料“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等信息可知,吕思勉认为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发展了科举制,使科举制从学术研究转为取士手段,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主才辅是察举制的人才观,吕思勉肯定了科举制的进步作用,未涉及德主才辅的人才观,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出现,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科举制的变化,而选官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C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这说明:(   )

A. 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 B.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

C.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D. 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在隋朝及唐初,御史台只管揭发,并且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开元之后,在纠举之前,往往要推覆理尽,然后弹之。这说明

A.唐朝开元后监察重证据和推理

B.捕风捉影是当时监察的特征

C.弹劾皇帝是监察官的主要职责

D.唐监察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

 

查看答案

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一次汉文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你当时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这表明( )

A.廷尉做到了依法治国 B.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皇帝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

 

查看答案

“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 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 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 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D. 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把秦以后的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就历史经验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可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也不能历久而不变。中国历史上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何尝不与当时人与事相配合,又何尝能都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概况钱穆的观点,并举两例史实对此观点进行简要论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