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材料三: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二者的着眼点有什么不同?

(2)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1)时代背景:前者产生在汉代出现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后者产生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着眼点:前者借助“天”来宣扬君权的神圣,同时也强调对君权的制约;后者是借助于神的名义弘扬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 (2)“印记”:“唯信称义”主张明显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鼓吹俗权至上,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促进思想解放;推进民主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解析】 (1)时代背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一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汉代出现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根据材料二“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内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观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着眼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是其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董仲舒主要是借助“天”来宣扬君权的神圣,同时有利于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材料二主要体现的是人文主义,借助神的名义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弘扬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 (2)“印记”,根据材料“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等信息可知,马丁·路德提倡因信称义,主张人通过自己的虔诚的信仰就可以得救,带有明显的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根据材料“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加强世俗权力,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17时期发生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有利于冲破神权对人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德国在16世纪开始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有利于冲击教会的权威,进一步解放人的思想;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西方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有利于推进民主进程;人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人们独立思考,从而推动科技创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蒙童教材起源甚早,有接续传统文化、传播社会教化的作用和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字经》是宋代王应麟编篡的儿童启蒙读物,从天文地理,到诸子百家,内容广泛。其中讲到: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材料二

秋间蟋蟀甚多,捕其雄者,置于陶器,彼此相斗,胜则瞿然而名,似得意状。噫!优胜劣汰,蟋蟀不免,况人乎!

群蜂结巢,既成,会议曰:如有伐我巢而残我同种者,共刺之。人之有国,犹蜂之有巢。尔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

牛马挽车而行,朝夕不休,少迟,痛鞭之。服劳役而又受苦楚,无自主之权,大都类是。

雀在田中觅食,网获其一,置于笼中,不食而死。夫雀飞天空,上下可以自由,为人所获,不自由,毋宁死矣。

——1903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字经》主要代表的思想学派和长期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本教科书宣传的主要进步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思想的原因。

 

查看答案

“社会同自然界是相似的,社会不也是根据人类进行活动的不同环境,将人类划分成各种各样的人,就像动物学把动物划分成许许多多类别一样么?士兵、工人、官员、律师、游民、学者、政治家、商人、水手、诗人、穷汉、神甫彼此大不相同,一如狼、狮、驴、乌鸦、鲨鱼、海豹、绵羊等各异其趣,虽说前者相互间的区分更难掌握。如同动物有种类的划分,社会过去存在着、将来还永远会存在千殊万类。既然通过一部书来表现动物界的全貌,并为此写成了极为出色的作品,那么不是也应当给社会完成一部类似的著作吗?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作品可能是

A.《战争与和平》 B.《母亲》 C.《人间喜剧》 D.《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2000~2012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由此可知中国

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

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

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

D.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查看答案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出现了危机

B. 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大发展

C. 新兴门阀士族生存环境险恶,不得不依附某个政治集团

D. 魏晋时期佛、道盛行

 

查看答案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A. 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

B. 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C. 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

D. 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