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3年我国第一次宣布“一五”计划,规定粮食生产年平均增长5.3%,但当年实际...

1953年我国第一次宣布“一五”计划,规定粮食生产年平均增长5.3%,但当年实际粮产量仅增长1.8%,棉花产量则下降9%;1954年粮食增长仅1.6%,棉花再次减产9%。这反映出

A.计划经济的政策不符合国情 B.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势在必行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刻不容缓 D.仿效苏联经济模式成效甚微

 

B 【解析】 根据题干“1953年我国第一次宣布‘一五’计划”、“当年实际粮产量仅增长1.8%,棉花产量则下降9%;1954年粮食增长仅1.6%,棉花再次减产9%”可以判断出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发展的速度,说明农村生产关系比较落后,调整势在必行。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可知,至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当时的计划经济是符合国情的,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能体现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紧迫性,排除C项;在题干中不能看出中国在仿效苏联模式,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A.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C.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

D.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查看答案

据记载,1912年中华民国国会选举所登记的选民共有4000多万人,比1909年清末新政时咨议局选举时的170多万人增加了24倍以上。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人对民主范式认同提高 B.民众的民主权力得到保障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

 

查看答案

1867年,在讨论修约问题时,李鸿章说,此“系条约而非议和”,修约是双方的权利,“有一勉强,即难更改”“其有互相争较,不能允从之处,尽可从容辩论,逐细商酌,不能以一言不合,而遂责其违约”。李鸿章这一认识

A. 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想法

B. 争取到了对外交往的平等

C. 具有了一定的近代外交观

D. 提高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查看答案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由此可见,徐光启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有力推广了棉花的种植技术

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 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

 

查看答案

宋代政府在物品采购上建立了“书市买牌”制度,即官府将要采购的物品和价格书写在牌上,公之于市,有愿意交易的商人就和官府到市场买处按牌交易。这说明宋代

A.民间手工业成为主导 B.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

C.市场经济已非常成熟 D.抑商政策已完全崩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