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现象。194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现象。1941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谈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 维 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5分) (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5分) 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5分) 【解析】 试题(1)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象”,一个事物的产生基础是有科学理论的发现。其次我们要分别从政治背景的角度去考虑,在针对政治背景的分析中要注意结合当时的自身背景和外部环境来分析,这样就可以达到分析全面的效果,不至于遗漏。“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可总结外部环境是美国垄断原子弹。结合教材分析,结合冷战即将爆发的史实分析出此时苏联经济紧张,外部受到美国的核威胁,因此发展核武器是非常必要的。 (2)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历史条件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来回答,从“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象”,可知是理论上成熟;从“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可知条件是国家高度重视,政府大力支持;从“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可知人民极其拥护。历史意义要分为自身意义和世界意义两个方面。自身的意义主要是维护了自身的安全,世界性意义就是打破美国和垄断,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技术引进的演变

历史阶段

技术

来源国

16世纪

眼镜技术

意大利

17世纪

机械表

德国

1760年代—1930年代

棉纺织、钢铁、船舶、军工

西方各国

1950年代

钢铁、矿冶、电力、内燃机

苏联及东欧国家

1960年代

冶金、化纤、化工设备

日本和西欧

1970年代

轧机、化肥、数据处理、采煤机等

日本、美国、西欧

1980年代至今

多种技术、多种设备、多种渠道

全方位

 

——据姜辉《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与我国技术引进路径演变》整理

我国历史上技术引进的路径发生了多次变化,综合表格中的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满族贵族入关之后,使清代婚姻礼俗深层次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在其全面继承明朝婚姻礼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清承明制,规定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封建包办婚姻依然是清朝婚姻的基本特征,尊亲长掌握卑幼的主婚权是清朝法律的规定,并且强调婚姻双方的门当户对。婚约、婚书与聘财是婚姻成立的条件,婚约一经成就,男女无论任何一方均不得反悔。由于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清律允许男子婚后可娶多名妾室,却要求女子在丈夫死后,为丈夫守节一辈子,并且在夫妻关系离异问题上,男子始终占据主动权……。

——摘编自陈顾远.《中国婚姻史》

材料二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变革剧烈,加之受欧风美雨的冲击,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婚礼俗尚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男女缔姻逐渐摆脱传统婚介形式的束缚,允许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已带有现代婚姻色彩,甚至还有报刊广告征婚的创举。随着婚姻主权的转移,婚姻已不完全是两个家族的事,而是婚姻主体即当事人的事,因而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缔结更多考虑的是婚姻对象的才情、品性、相貌等个人素质。其次在结婚礼俗出现了新的风尚,更加简朴快捷,仪式西洋化,还具备了婚姻的法律化效应。由于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结婚年龄后延,女性在婚姻中有了一定自主权,既有自由结婚的权利,也有自由离婚的权利……。

——摘编自美国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婚姻礼俗形成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江南地区婚姻礼俗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斯大林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注意调动农民的奉献热情

B.大力效仿西方工业化道路

C.努力完善工业化建设理论

D.急于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查看答案

如图是19世纪末美国公司化运动中被合并公司的数量统计图。这一现象

A.导致了美国经济走向衰退 B.表明了政府支持公司重组

C.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完成 D.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