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学派,班固称它“留意于仁义”,韩愈说它“合乎人与义”。该学派是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中华民国政治形式与内容的分割迫使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深入到思想文化的深层中去寻找国家富强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不论是新文化派,还是文化保守主义,都对“民主”持有肯定态度,同时,他们对民主的理解和追求方向又不完全相同,可分为激进民主主义、自由派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五类。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西方文明寻找到的科学旗帜已超越了自然科学领域,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宇宙人生领域。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思潮取得了舆论上的胜势。出现科学可以解决一切的论调。
——摘编自穆允军《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
材料三 17世纪时,近代自然科学家大都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神学世界观:同时,他们又借鉴古代一些自然哲学的思想理论,推陈出新,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性和科学在一切人类社会活动的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和社会科学家们不承认任何的专制权威,不论是宗教信仰和自然观,还是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都经受了挑战和审判,一切都需要“理性的法庭”去审查、裁定。社会科学家们提出的许多科学的、理性的观点推动了当时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
——摘编自张丽敏《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科学思想探析》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的发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科学发展的不同之处。
(4)结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学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
——摘选自《新唐书舆服志》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节录)》
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天演论上》,导言一《察变》
材料三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布望……共和制庋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人”看来“中国”有哪些特征?对这些特征的强调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维新派论“变”的两个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挽救民族危机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为践行“社会进化”思想进行的政治努力。
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生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材料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这样一个世界”是工业革命的结果
②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③近代西方国家注重输出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展
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是“这样一个世界”形成的重要条件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英国科学史家德萨格利斯在其著作《实验哲学》中认为:他们(蒸汽机的发明者)既不像哲学家那样能够了解原因和理由,也不像数学家那样能够算出各部分的比例,他们十分幸运地能够碰巧找到了他所索求的东西。这说明蒸汽机的发明
A. 基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B.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C. 借鉴自然科学新成果
D. 凸显发明者的哲学思辨
“生物由于繁殖过剩,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内和种间的生存竞争。生物经常发生微小变异,在生存竞争中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保留,不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淘汰……”。上述言论认为新物种起源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选择 ②人工选择 ③遗传 ④变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