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6月,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却与列强达成协议: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历史上称为
A.“自强求富”
B.“百日维新”
C.“和平外交”
D.“东南互保”
1894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原因
B.试图竭力掩盖战争的本质
C.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
D.表明中国备受侵略的事实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侵略与抗争史实搭配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C.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迎战敌舰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廊坊大捷
林则徐说:“烟不禁绝,国日贫,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旨在
A. 说明鸦片输入危害
B. 抨击政府军备废弛
C. 建议增加财政收入
D. 提出扩充军队数量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唐《本草图经》载“菘菜不生北土,初一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有将菘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为此徐光启亲自试种,结果“种芜菁三四年,亦未尝变菘也”;此外,他积极试种南洋传入的甘薯,并解决了甘薯在北方的越冬藏种等问题。材料反映了徐光启
A.继承总结前人经验
B.学习西方农业思想
C.开展实地调查统计
D.重视农业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