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时,曾向孙中山声明自己不能退出共产党,孙中山明确表示说:“这不要紧你尽管一面作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这说明孙中山
A.认可中国共产党是参与世界革命并独立存在的团体
B.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弱小还不足以影响到其地位
C.开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欣赏中国共产党员的个人能力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甲午战败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和政府中的开明人土,他们开始意识到洋务新政实际是一次“跛足的近代化运动”。基于此他们力图
A.全面引进西方技术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培养各类新式人才 D.革新原有政治制度
下表
外国语学校 | 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东同文馆(1864年)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 |
军事学校 | 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 |
技术实业学校 | 天津西医学堂(1888年)上海电报学堂(1866年)山海关铁路学堂(1896年) |
表是清政府所创办的主要新式学堂分类统计表。清政府此举
A.适应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
B.违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使西学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
D.导致封建统治日益陷入危机
1679年,清政府规定:奉天锦州等处旗下荒地甚多,若民人欲开垦而旗人妄为圈占,从重治罪。这一规定旨在
A. 改变土地所有权制度
B. 维护和推广小农生产
C. 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中国古代农书中有关于玉米、甘薯种植方法的记载,强调种植的密度、行距应因时制宜。此记载最早可能出现在
A.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C.王祯的《农书》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