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解析】 (1)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从“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徽州商人”可以知道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明朝海外贸易活跃的原因可从“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明朝政府开放海禁”“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等信息总结归纳得出。 (3)白银流入的作用应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大量白银从欧洲输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货币体系,中国从此进入银本位时代;同时货币体系的变化使商品交易更加便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与欧洲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东西方经济也得到了交流,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表可知,中华民国初年社会生态整体特征表现为

政治

动荡裂变的时局

共和制度的渐进

经济

夹缝中长出幼苗

民族工业的春天

思想

迷离彷徨的选择

博大宽容的气象

习俗

抱残守缺的遗风

移风易俗的时尚

 

 

A.锁国与开放

B.坎坷与进步

C.危亡与机遇

D.保守与激进

 

查看答案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一战期间

A.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 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C. 重工业的发展停滞

D. 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查看答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既是中国社会最黑暗的时期,又是由黑暗走向黎明的时期。“黎明”因素是指

①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②无产阶级的壮大

③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④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吴虞称赞鲁迅的《狂人日记》:“他这日记,把吃人的内容与仁义道德的表面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都被他把黑幕揭破了。”鲁迅在这里抨击的对象是

A. 君主专制制度

B. 封建礼教道德

C. 愚昧迷信思想

D. 传统文言文体

 

查看答案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义和团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