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国时期,在大城市里,西服,旗袍流行而农村仍以粗布大衫为主;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

民国时期,在大城市里,西服,旗袍流行而农村仍以粗布大衫为主;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而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在大城市里,妇女穿上了简洁的鞋子,而在农村大多数妇女仍是“三寸金莲”。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社会生活受到西方舶来工业文明影响

B.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斗争

C. 社会生活的西风东渐存在地区差异

D. 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C 【解析】 城市里西风东渐的程度非常大,而农村里西风东渐的程度非常小,即材料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西风东渐是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的,C正确;材料主旨是揭示社会生活存在地区差异,而非仅仅受到西方舶来工业文明影响,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地区差异而非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斗争,B排除;民国时期传统文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D 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都比较雄厚

B.历次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控制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查看答案

2005年某经济学家撰文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现代西方经济学一直坚持认为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经济。他们总把资本主义国家称作为市场经济国家,而尽力避免直接使用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名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完全是出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目的,用市场、平等、自由交换关系掩盖占有剩余价值的剥削关系。由此可以推断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A.受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启蒙 B.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C.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理论创新 D.彻底否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查看答案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A.东方文学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B.东西方文学已融为一体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D.东方文化从属于西方文化

 

查看答案

据香港《大公报》社评:“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自1946年‘重庆谈判’之后,再也没有会面。悠悠五十九载,接近一个甲子间隔了第二代、第三代……如今第四代再会面,这样的‘历史剧情’意义非凡。若江山有思,亦会动容。”这次会面

A.使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

B.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C.国共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

D.使得两岸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和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