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强调长征过程的艰难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长征不仅胜利结束,而且使共产党赢得民主革命胜利。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材料二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三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上册
(1)根据长征路线示意图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和地点。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改变的事件及其原因是什么?(注意历史地图的解读和材料的结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材料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哪一历史事件?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国共两党达成了什么协定?国共双方“三年的军事较量”中,中国共产党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回答“主要原因”时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做答)
信息提炼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年》
材料二 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三 军机处位于乾清门西,军机大臣入宫商议军国大事,只是跪着“听旨”,然后照皇帝的心意拟成条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下发。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5日)
(1)材料一所说的“制度”是由谁创立的?在制度创新方面,你认为秦朝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明太祖推行的诸多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3)根据材料四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到材料四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进行提炼,并依据所学知识准确作答)
全国人大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施政。以下对“一国两制”的解读错误的是
A.“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D.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这一时期直接有利于“农民安稳”的措施是
A.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决定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
C. 积极开展平反冤假错案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朝绿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小芸绘制了如图年代尺。按时间先后顺序在 填入相关事件,依次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平型关战斗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