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这些主张
A.对民国形势的评判过于乐观
B.直指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C.加速了国内和平时期的到来
D.指明了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1895年,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并放弃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同时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其目的是
A. 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
B. 试图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
C. 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
D. 极力维护晚清的朝贡体系
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A. 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B. 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C. 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D. 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1862年5月8日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写道:“断言太平军占据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他们占领了生丝的主要产区浙江湖州,长期以来运到上海的生丝大部分来自他们的占领区;绿茶产区杭州和安徽太平也有相同的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该报是要揭穿那些敌视太平军的夸大不实之词
B.太平天国对列强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太平军占领区的农作情况比清政府统治时期好
D.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
近代美国传教士罗孝全说:“上帝的旨意真是奇妙!前次(中国)与外国开战的结果,是出人意外地使中国得以开放。如今,倘这次革命能推翻偶像崇拜而开放,将使基督教的福音传遍中国,其结果岂非同样的奇妙!”罗孝全评论的“这次革命”
A.借助了西方宗教来发动民众
B.维护了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
C.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民族意识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A.鸦片贸易占有绝对优势
B.未满足列强的预期
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中国处于出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