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B.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C.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D.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1940年,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曾发出以下电讯:“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四周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甚为活跃。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这反映了
A.敌后战场的抗战作风顽强
B.正面战场会战得到有力配合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形成
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1930年中共机关刊物《红旗》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这说明当时( )
A.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1921年底至1922年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上海后,建议中共加入到国民党之中,该建议立即遭到陈独秀的反对,但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还是通过了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
A.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
B.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
C.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
D.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
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方,也往往各自为政,不完全服从中央的号令。这种情况表明
A. 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各自为政
B. 三民主义在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
C. 同盟会尚不能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
D. 列强支持地方军阀形成割据局面
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A. 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B. 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C.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D. 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