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个月内与其它国家正式建交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个月内与其它国家正式建交情况

1949.10.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49.10.4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949.10.5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10.6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949.10.6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49.10.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10.7波兰人民共和国

1949.10.16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9.10.27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9.11.23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1.18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材料二“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发展还需要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国际金融机构要加快治理改革,多边开发机构要增加发展资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

——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对外关系的特点,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尼克松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决心伸出我的手”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1)特点:“一边倒”。原因:两大阵营逐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含义:“一个时代结束了”指的是中美敌对关系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指的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表达他个人对周恩来的歉意。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 (1)特点:对材料一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此时和我国建交的都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联系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即可概括出此时我国对外关系的特点是“一边倒”。这是因为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在国际上两大阵营已经形成,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要选边站。所以其原因可表述为:两大阵营逐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含义:材料二是尼克松对其访华时的情形的回忆,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个时代结束了”指的是中美敌对关系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指的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尼克松“决心伸出我的手”说明了美国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也表达尼克松他个人对周恩来的歉意,再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当时中美国关系得到改善的具体原因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3)材料三说明了新时期中国以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外交政策规定的目标,积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列举出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变化有: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维护世界和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吾国昔为君主专制国家,因人而治,所谓一正君而天下定。数千年来,只求正君之道,不思长治之方。而君之正,不可数数见。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其弊极于清季。”为防止人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二一个重要的进步是1912年宣告几千年帝制终结的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试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而它的迅速失败又引发了对搬运西方民主的反思和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新的探索。

—徐宗勉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材料三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以法治取代人治的原因。据材料一,指出《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国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试验”。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曾任曾国藩幕僚)

材料三:(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敌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官员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护照不论在护照种类上,还是在内容格式上,都经历了多次变革。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查看答案

“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之后,列宁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此次武装起义

A.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C. 促成了列宁主义诞生

D. 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查看答案

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

A.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