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儒家学说里本无禁欲思想,宋代儒学家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论语》中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19世纪末康有为却“托古改制”。这些现象
A.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 B.推动了传统儒学健康发展
C.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 D.有利于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
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制度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个月内与其它国家正式建交情况
1949.10.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49.10.4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949.10.5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10.6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949.10.6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49.10.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10.7波兰人民共和国
1949.10.16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9.10.27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9.11.23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1.18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材料二“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发展还需要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国际金融机构要加快治理改革,多边开发机构要增加发展资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
——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对外关系的特点,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尼克松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决心伸出我的手”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吾国昔为君主专制国家,因人而治,所谓一正君而天下定。数千年来,只求正君之道,不思长治之方。而君之正,不可数数见。故治常少,而乱常多,其弊极于清季。”为防止人治,《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二一个重要的进步是1912年宣告几千年帝制终结的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试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而它的迅速失败又引发了对搬运西方民主的反思和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新的探索。
——徐宗勉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材料三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以法治取代人治的原因。据材料一,指出《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国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试验”。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曾任曾国藩幕僚)
材料三:(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敌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官员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