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为纪念辛亥革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诗句描述的事件应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爆发
C.中华民国诞生
D.清帝下诏退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渐进的改革
——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权利法案》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光荣革命开创的独特“模式”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通过“和平渐进的改革”确立的宪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近代英、德两国先后确立君主立宪体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有哪些相似之处。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比较英德两国制度的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导致近代英、德两国君主立宪体制差异巨大的政治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次~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1)材料一中,“主权”指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明朝、淸朝时期加强“主权”的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3)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一项关于中国秦朝和古代希腊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李育民在《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中指出,“(此次)战争是为了巩固强化条约关系,解决的是列强整体利益,协同一致是这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环节。(条约)强化了清政府所作承诺的责任,列强将中国国内法(上谕即相当于法规)和国际法范畴的条约结合起来保障在华权益”。文中所涉及的战争和条约分别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介绍世界大势后,大声疾呼:中国必须认清世界大势,学俄罗斯、日本的榜样,吸取土耳其的教训,“因时制宜”,取法西方各国的“纲常大典”,立法定制,否则“悔之晚矣!”由此可知,《资政新篇》
A.符合了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利益要求
B.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
C.强调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是当时社会条件逐步成熟的必然产物
龚书铎在《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化》一文中指出,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 B.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专制君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