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规,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夹而作,为师夷长接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说之说,无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字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同俄国学习。

(1)报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

(4)根据上述材科,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 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 (2)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联系:材料四是材料三中所述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不断深化的过程。 【解析】 (1)从材料 “师夷长技以制夷”可得出其认为对中国的威胁在于外来侵略,从“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可看出其认为威胁中国稳定的是国内民权思想。 (2)依据材料“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3)材料四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材料三的关系就是它是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内容,引导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我们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其次就要谈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这样作答即可。 (4)有上述材料和回答可以得出,洋务运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不断深化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主张,对欧洲有何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目前,全球已建成26所孔子学院,分布已远远超出历史上儒家思想影响较大的东亚而到达了美国、瑞典、德国等西方国家。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孔子已不仅仅是中国的了,他属于整个世界。但是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两人看似相反的行为,相同目的却是:

A.尊孔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的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查看答案

几位同学在学习了鸦片战争及林则徐和魏源的有关历史知识后,感慨万千。甲说:真可惜,如果林则徐不被免职,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就不会失败。乙说:是的,林则徐.魏源全面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师夷长技以制夷。丙说:那不一定,林则徐.魏源充其量不过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所处的封建制度抵挡不了资本主义制度。以上认识

A.甲乙对,丙错 B.甲错,乙丙对 C.甲乙丙都有道理 D.甲乙错,丙对

 

查看答案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这种“潮流”是指

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社会主义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马克思主义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