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阶段 | 对外贸易的主要表现 |
第一次经济繁荣时期 | 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海路处于萌芽状态的尝试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横穿欧亚大陆,成为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西汉对外开放以后,核桃、石榴、葡萄、苜蓿等十几种植物从西域引进,龟兹的乐器和胡琴也被汉族人民所喜第爱,中国的冶铁、凿井等技术也传到西方。 |
第二次经济繁荣时期 | 唐宋时期,朝贡贸易具有强烈的经济色彩,“岛夷朝贡,不过利于互市赐予,岂真慕义而来。”……宋朝统治者一直把海外贸易看作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国古代以“丝绸之路”为主的陆路对外商道逐渐让位于东南海道。 |
第三次经济繁荣时期 | 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绝唱,从康熙以后,只有广州一地准许接待外商,陆上“丝绸之路”不再畅通。“明朝遵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往往是赏赐数量惊人”,清政府继续坚持这种理念。 |
——根据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整理
材料二 英国商人开拓海外市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15世纪末世界贸易路线的变迁让英国的商港猛增20个左右,西欧各国商人在此云集,这些商港贸易主要掌握在冒险商人公司手中。16世纪50年代以后,在英国政府战争和外交手段的积极支持下,英国商人相继开拓出俄国、利凡特、东印度、北美等市场,形成了一个世界市场网络。鼎鼎大名的东印度公司(1600年成立),使英国从印度获得的黄金在1亿到10亿英镑之间。英国人逐渐习惯吃殖民地的糖、吸殖民地的烟、用殖民地的原材料 和木材,并从奴隶贸易及转口贸易中获利甚巨。到17世纪末,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开始出现。
——摘编自李新宽《英国重商主义经济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15—17世纪中英对外贸易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英对外贸易的共同影响。
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为此,这些国家
A. 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B.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法国在二战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划;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国家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出( )
A.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B.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的确立
C.美国加紧对西欧的控制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得到认同
1935年5月27日被罗斯福等人称为“黑色星期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到了年底,报纸将“最高法院下达判决,怒怼新政”选为1935年的年度新闻。这反映了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受到挑战
B.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
C.新政危害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
A.经济政策需要调整
B.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
C.宗教观念受到冲击
D.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
某学者指出,地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俄国,被半推半就地裹挟进列强的纷争里,从而使既不具备西欧工业社会内部所具有的整合机制,又徒具帝国外表的它处于内外矛盾的火山口上。正因如此,俄国才成为“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俄国
A.尚不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
B.社会进步得益于文明的交流
C.成为列强霸权争夺的中心
D.革命发生取决于其特殊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