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术界曾提出唐宋变革说,认为唐代是贵族社会的完结,宋代是平民社会的开始。下列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文化现象是
A. 怀素张旭等草书大师的出现
B. 情节曲折的传奇小说受到市民欢迎
C. 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D. 《游春图》《步辇图》等风俗画的流行
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
A.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B.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
C.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D.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莎士比亚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其作品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这说明莎士比亚戏剧
A.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
B. 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
D. 折射出英国富强稳定的社会现实
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至1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
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科学精神高涨
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人文精神增强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土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两者的主张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
B.两者都认为法律就只是用来惩罚人民的
C.两者的主张都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反应
D.两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下列观点与此相悖的是
A.“天之立君,本以为民” B.“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C.“君臣友朋,相为表里” D.“受命于天,既寿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