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初《太平寰字记》所载户数,大致秦淮以南户数已占到全国59.1%,以北仅有40.9%.以十万户以上州府论,北方二南方三;以五万至十万户州府论,北方五南方十七。这说明宋初
A.南北方经济均得到迅速发展
B.南方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沉重
C.南北方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D.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已经形成
考古发现北宋随葬品出土成组的铁质农具较多,如犁、楼把、锄、镰等;据史书记载,北宋农民很注意积肥和施肥,认为“用粪如用药”,同时,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这反映出宋代
A.农业生产工具出现革新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土地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
D.粮食作物增产幅度较大
唐朝中期两税法实行之前因为赋敛不时,关中地区的农民只有出卖部分农产品,买回部分交纳赋税所需的农产品。这说明当时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密切
B.农民出售剩余劳动产品
C.农民的部分农副产品成为商品
D.农民出售粮食的现象比较普遍
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科举制的实行
A. 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B. 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C.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 有利于公平选拔人才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中国古代牛耕技术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内容 | 出处 |
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粮蚕食,上乘倍战者,裂上国之地,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 | 《史记·赵世家》 |
“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 | 《汉书,食货志》 |
(王景)迁庐江(位于安徽)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 《后汉书》 |
A.春秋时期秦国出现牛耕
B.战国时期关中地区普及牛耕
C.西汉时期政府推广牛耕
D.东汉时期牛耕存在地域差异
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天下豪桀兼并之家,乱众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奷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汉武帝从其议该建议
A. 完善了地方行政建制
B. 缓和了郡国与朝廷的矛盾
C. 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倚重于富豪家族维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