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中国近代某场政治运动提出的斗争口号。这些口号体现了
“不下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住天” “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
“挑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A.鸦片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尖锐 B.甲午战争时期群众救亡运动高涨
C.太平天国时期反清斗争激烈 D.瓜分中国狂潮引发农民反帝斗争
“这一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这一文件
A. 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主张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 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初步尝试
D.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提议电线铁路必应仿设,各海口必应添洋学格致书馆以造就人才。结果支持他的奕诉说“无人敢主持”,甚至出现了“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从此遂绝口不谈矣”的局面。这种情况说明
A.总理衙门反对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顽固势力仍很强大
C.西方科技实用价值未被认同
D.民用工业规模受到制约
下表是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生丝出口数量(单位:担)情况统计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1830—1833年 | 1868年 | 1870年代末 |
年平均8000 | 5,7000 | 8,0000 |
A.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生丝出口
B.生丝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强
C.种植区扩大促进生丝出口增加
D.生丝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历史学者唐德刚说过,中国“战前千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也正是这场战争让国人开始逐渐清醒——原来世界上不止我大清帝国一个。这场战争使中国
A.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中断
B.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 被迫向列强全境开放
清时,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拥有“风闻言事”(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之权,并且规定“即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这说明当时
A.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B.朝廷重视言路通畅
C.监察制度完备高效 D.官员腐败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