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单极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
①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
②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③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④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鸦片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
阅读下列有关国际关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冷战爆发以来,国际学术界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持续不断,先后出现了“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三个学派。“正统派”在40~50年代占据主流。他们认为,苏联寻求世界霸权是导致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这一学派从意识形态和苏联决策者的角度,指出苏联在制度上所具有的扩张性及对美国建立国际新安全秩序的成胁,从而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和“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侵略勇敢的本质的反应”,“修正派”在60年代成为主流,他们认为,冷战的爆发应该由美国负责,本主义的经济需要一个世界体系,而美国的决策者们担心,苏联和其周国的共产党国家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隔绝,因此对幕联发动了冷战(苏联随即采取了应对措施)。“后修正派”于70年代兴起,他们认为,美苏两国的实用主义政策,以及双方的一系列决策错误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双方时冷战的爆发都负有青任。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把研究的视野扩大到了欧洲和亚洲,探讨了英国、中国和朝鲜等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
——摘编自徐蓝《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概括三个学派的主要观点。
(2)任选一个学派,结合史实,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二:
(3)上图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请指出这两个外交事件及各自的意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情感组带与精神支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围绕主题进行说明(包括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材料二:2018年是伟人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下面是毛泽东同志留下的经典论断。
| 论断 | 背景 | 该论断指导的相类实践活动及影响 |
1 | “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场上的讲话 |
|
|
2 |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兵民是胜利之本。”
——1938年《论持久战》 |
|
|
3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6年8月《和美国记者安•路易斯•斯特朗的话 | 解放战争爆发 | 鼓舞军民斗志,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
(2)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了解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变迁史,对新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宰相辅政制度从秦确立到清朝结束,历时两千余年,先后经历了三种模式:宰相独立开府辅政制、宰相三省参议辅政制和宰相听命拟旨辅政制。
宰相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三正”,商朝时出现了“三公”、“左右辅助弼”的现象。西周中后期,鉴于重要辅臣不断更换易造成政务混乱,开始设置专门的辅政机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辅政方式虽各不相同,但辅政大臣多为贵族集团的代表,可以自辟僚属,独立行使权力,可以说他们是在“主政”与帝王分庭抗礼。
秦汉以来,宰相的出身有名门望族的,有宗室的,也有寒门的。唐宋之后,科举入仕者居多。宰相辅政制度的沿革趋势体现了皇帝专制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和驾驭百官能力的不断提升。该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郑石桥《中国职官制度中的内部控制考略》等
(1)结合秦朝、唐朝、清朝的相关史实,对宰相辅政制度的“三种模式”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