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几次文艺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复兴。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二 我说我们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材料三 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材料四 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传统之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
——《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基于文化现代化的视角》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中国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是什么?据材料三,理解这场运动为什么叫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所“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史记》知道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又通过杜牧的《阿房宫赋》了解到阿房宫恢宏的气势。但2002—2004年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却提出阿房宫并不存在的结论。上述现象说明
A.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结论会有所改变
B.《史记》对阿房宫存在与否缺乏严谨的史学考证态度
C.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因为主观色彩而不足为信
D.当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使历史真实的考证结果更可信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武德九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李世民
记述 | 出处 |
“□□(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柞中心。” | (唐)《唐太宗入冥记》(小说) |
“(太宗)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 | (唐·吴兢)《贞观政要》 |
“太宗功业日盛,高祖私许立为太子……建成、元吉,实为二凶。运属文皇(唐太宗),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 | (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 |
“唐之人主,起兵而诛其亲者,谓之定内难;逼父而夺其位者,谓之受内禅。” | (宋·范祖禹)《唐鉴》 |
A.继位更利于国家发展 B.成功地夺得皇帝位
C.夺取皇位是大势所趋 D.因太祖偏袒而夺位
现代城市街头“美团外卖”“饿了么”等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也随时随地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 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
B. 经济发展丰富人们饮食结构
C.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 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生活方式
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进一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列我国科技成就属于该论断提出之后取得的是
A.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 B.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神舟”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D.制成“银河—1号”计算机
1977年冬天,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试。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这改变主要得益于( )
A.扫盲教育的开展 B.《义务教育法》的制定
C.高考制度的恢复 D.“希望工程”的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