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御史台完全取代司隶校尉,最初御史台无权监察尚书台,尚书左丞承担监察尚书的职责,后来这种对御史台的限制被取消。这
A.容易导致当朝吏治腐败 B.保证了监察官员忠于职守
C.反映了监察制度的发展 D.造成了政府财政开支增加
“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西汉时,三老可直接与官吏交流政策,参与政治、督促百姓缴纳赋税等,进行基层的统治。统治者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官吏下达给三老,三老吸收消化后,劝导百姓服从统治者的意志,带领百姓学习并服从国家的各种政策。由此可见汉代
A.三老地位明显高于基层官吏 B.皇帝通过尊崇三老以稳固统治
C.统治者重视发挥三老的作用 D.三老的设立利于消除地方割据
在对秦国进行细致观察后,荀子赞扬秦国国民的淳朴畏法,百吏的恭俭忠信,士大夫的明通而公,朝廷的行政效率,他将秦治视为古代理想政治一般的典范。同时他也发现了秦治的根本问题在于“无儒”。由此可知,荀子
A.维护了儒学的尊严 B.注意吸收法家思想精华
C.推崇礼法结合治国 D.认识到秦朝存在的危机
下表为商周时期有关史官职责的史料
商朝 | 职责:一是掌管天文术数,负责天神与统治者之间的沟通,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二是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宣达王命、献书规谏等 |
西周 | 设置了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右史(记事) |
由此可知
A.商朝史官不能干预商王活动 B.商朝史官受制于君主的命令
C.西周政治神权色彩有所下降 D.西周史官不再参与国家管理
二战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万一眼下情况调转,某些共产主义或新纳粹主义国家垄断了这等致命手段,我不认为我们还能高枕无忧。对这种情况的恐惧很可能十分轻易地将集权体系强加于自由民主世界,而后果则令人不寒而栗。
——丘吉尔《铁幕降临》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施莱辛格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
——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丘吉尔认为美国应承担什么责任?他的理由是什么?美国为此采取了哪些行动?试举两例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和基辛格是如何调整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深刻变化的?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主要因素。
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充满了“理性精神的妥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利益集团(群体)……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美国州政府“行政首脑软弱无力”的原因。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共和国“新”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借助什么方法不断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体现了哪三对利益集团(群体)的妥协?
(3)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评价“理性精神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