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为了‘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对...

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为了‘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对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

A.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

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

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

D.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A 【解析】 只是“制夷”而对富国忽略了等字眼足以证明魏源是对西方是缺少整体了解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维护清朝统治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魏源只是“制夷”,是有不足但并非思想理论水平较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魏源仍未摆脱 “中体西用”思想束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诗人黄遵宪曾写道:“水是光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君王,不见黄龙上大旗。诗中描述的情形,主要是缘于《南京条约》规定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超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查看答案

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而形成,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这说明黄宗羲

A.反对个人利益

B.主张人人平等

C.反对专制皇权

D.主张法治社会

 

查看答案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查看答案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发生重大变化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查看答案

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A.司南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