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前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从决策到实施须涉及众多政府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是:
A.工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工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西汉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和外戚侯。据记载,高祖时期分封了147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很少;汉武帝时期共分封了75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却多达178人;武帝以后,共分封了功臣侯25人,王子侯201人。这反映了
A.君主权力遭到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军事战争基本结束
D.分封制度得到加强
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A. 能够解决地方无权
B. 保证了民主决策
C. 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D. 防止了官员腐败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两个“制”分别是指 (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礼乐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 B.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A. 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 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 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 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