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密切相关的关键词 ——据人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密切相关的关键词

——据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Ⅰ

从表中选择三个关键词,并围绕它们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要运用所选的关键词;史论结合。)

 

示例1】 关键词:不结盟运动欧共体中国改革开放 主题: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阐述:二战后,在美苏均势基础上形成了两极格局。但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其他力量中心的崛起,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首先,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宣告第三世界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其次,1967年,欧共体成立,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最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这些都冲击了美苏两级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 示例2关键词: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 主题:两极格局下美苏全面对抗 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3关键词:马歇尔计划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主题:美苏对峙导致国际局势异常紧张 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4关键词: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欧盟 主题:两极格局崩溃推动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表格信息随意提取三组关键词,然后依据关键词提取论点,并围绕论点说明。比如提出不结盟运动、欧共体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可知主题是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说明从20世纪60-70年代不结盟运动、欧共体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主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二  美国人在制宪会议上心里很纠结:一方面,心理上对政府权力不信任;另一方面,现实中又有集权的需要。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又不至于侵犯到个人的权利自由呢?也就是怎样做到有限集权。通过长达100多天的争论,他们采取的办法还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如何正确理解西方代议制中“权利的制约和平衡”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制约权力”分别在美国近代政治中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办法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们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何种观点并说明其理由。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2)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并简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相权的更迭,基本上经历了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仅在形式上以内阁制和军机处的形式保留部分权力,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摘自任怀国著的《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无论是明代的内阁,还是清代的军机处,都不是事实上的宰相府。自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无论是内阁制中的首辅,还是军机处的军机大臣,都仅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他们仅有参议政事的权力,并无相应的决策权。但在具体的施政过程中,阁臣和军机大臣还是具有相权的一些特征。他们兼有相权之职,但无相权之实。

——摘自任怀国著的《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高一

(1)根据材料一,分别以秦、唐、明为例,写出与“独相”、“群相”、“兼相”对应的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简析“在历代皇权主持下”“改革和裁抑”相权的目的。

(2)仔细阅读材料二,概括明代内阁首辅与清朝军机大臣的共同特点。依据材料一、二,指出相权“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更迭所呈现的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

据北宋《通考职官志》记载:御史中丞“无正员,以两省给、谏权”。《宋史张观、买黯传》载:“(张观)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买黯)迁给事中、权御史丞中”。这说明北宋

A.行政体制渐趋完善

B.监察机构职能发生转变

C.监察机构形同虚设

D.监察官员多为他官兼任

 

查看答案

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史料选取不同

B.史观运用不同

C.内外时局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