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国家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人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加强了高等工业院校。这一学制的调整
A.确保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B.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完善
1948年,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这表明
A.解放战争决战时机成熟
B.中共组建联合政府的条件成熟
C.国民党的统治日益孤立
D.民主协商建国的雏形已经初现
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根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这些做法
A.开创了政治协商民主的新形式
B.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C.缓和了根据地严峻的经济形势
D.动摇了根据地的政治基础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
A.扫除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B.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管理
C.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格局
D.积极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1909年,广东省咨议局(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首次进行议员选举,广州府合格选民共1600余人,真正投了票的仅有399人。该府各属计设85个投票所,其中有一所得16票,算是较多的,有60处仅有一票。由此可知,当时
A.预备立宪违背潮流
B.南方革命思想宣传深人
C.清朝统治日益孤立
D.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1902年7月,上海《中外日报》登载了一则征婚广告。在征婚广告中,男方希望女方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表明当时
A.婚烟自主习俗成为社会主流
B.简约文明的结婚仪式受民众推崇
C.个性化的征婚方式开始出现
D.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