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 军户制,是明初在特定人户中实行的一种世袭的、有报酬的兵役制。朱元璋为了保证...

    材料  军户制,是明初在特定人户中实行的一种世袭的、有报酬的兵役制。朱元璋为了保证国家兵役、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把居民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军户专门承担兵役,士兵享有月粮和布帛钱钞等赏赐。明初,由于军队编制比较混乱,有原来的红巾军、有地主军、有新征兵、有降军(归附军)也有犯罪充军(所谓恩军)等等,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明朝建立后,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由兵部改置军籍勘合,评细开列军户从军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在营丁口之数,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完备的军户制度。军户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其籍贯单列,由都督府管辖,非经皇帝特许或官至兵部尚书,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改籍。军士在营,其职责分为镇守和屯垦,按时轮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自京师到郡县,设立卫、所管理,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外统于都指挥使司。军户制度使得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明代中叶以后,军户制遭到破坏,逐渐为募兵制取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实行军户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军户制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

 

(1)历史背景: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明初军队编制混乱,影响军队战斗力; 保证国家兵役的征派;历代军屯和兵制的经验。(任意三点) (2)主要特点:军户世袭、有报酬;军士职责明确,轮流值守和屯垦;建立了卫所,实现从中央到地方,从内到外的管理;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任意三点) 作用:(任意三点)加强对军户的控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证了兵源;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解析】 (1)据材料“朱元璋为了保证国家兵役、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由于军队编制比较混乱,……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明朝建立后,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完备的军户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据材料“军户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军士在营,其职责分为镇守和屯垦”、“自京师到郡县,设立卫、所管理,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兵农合一,屯守兼备”加以归纳概括。第二小问,据材料“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从保证兵源,提高军队战斗力,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加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1949-1956年间的核心价值观,既具有新民主主义的因素,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增长。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发展生产,提高国力,改善民生,突出唯物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

1956-1966年间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铁人精神、鞍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时代精神反映了这一时期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该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性作用,注重用文艺作品进行宣传与普及。

1978-1992年间,逐渐形成了以“共同富裕、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回归社会主义的正常轨道。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讲四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教育活动。

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日益进入“深水区”,意识形态领城的矛盾渐趋复杂,党和国家对原有的社会价值观不断进行重新整合和创新发展;直至党的十八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采用了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如主题教育、体验式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现代媒体平台运用等方式。

——摘编自韦冬雪、陈元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迁探要》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作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任选两个时期的史实加以阐述,做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村料一  在东方、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很早便提出了自己的“治理“理念西周王朝特别重视以礼治维持社会体制和社会秩序。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孔子极力推崇的是克己复礼;孟子在治理理念上更进一步,坚持“民贵君轻”;老子则建议“治大国若烹小鲜”,让社会力量互动互补,以达到治理的目的。秦帝国迷信暴力征服;汉帝国则把军事力量与文明教化结合起来;唐帝国告诫自己“君舟民水”,很早便悟出了平衡调和的治道。而《资治通鉴》记录的长达1362年的漫长政治史,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由此可见,对于历代封建王朝来讲维护统治才是治理的首要目标。

——摘编自蓝志勇:《东西方历史经验中的治理思想》

材料二  近代欧洲启蒙思想家设想的民主治理体系,强调所有个体和社会力量之间长期互动和相互影响,为近代欧美国家所实践。这一体制有赖于被统治者的积极参与,而被统治者是否拥有平等参与权却无保障。这种治理哲学曾遭到马克思的猛烈抨击,认为这只不过是为富人统治穷人装饰门面。

——摘编自蓝志勇:《东西方历史经验中的治理思想》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和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先是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理论中单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来实现社会管理和进行资源配置遭遇了危机;后是凯恩斯主义过度重视政府作用,其负面性效果日益积累。于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政府开始运用治理理论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失效。尤其伴随世界一体化的加强,国家内外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日益凸显,而原有的世界安全机制和国家治理能力对此显得日渐乏力;于是,倡导多元社会主体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的现代西方社会治理理论逐渐勃兴。

——摘编自施雪华、张琴:《国外治理理论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治理”理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欧洲启蒙思想家设想的民主治理体系有何不同,并加以评价。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在经历了1983年以来的经济低速增长之后,从90年代起,美国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经济呈现出“两高两低”的特征,即高经济增长率、高生产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这说明美国

A.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C.政府的职能重新得到加强

D.经济发展得益于冷战结束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世纪英国画家瓦兹的一副作品《希望》, 画面上一个年轻女子独自一人坐在象征世界的地球上面,身体向前倾斜,低垂着头,眼睛被蒙上绷带,说明眼睛受到极度伤害,手里拿着古希腊七弦琴,也被毁坏得只剩下一根琴弦。下列作品与此画的创作风格相一致的是

A.《拿破仑加冕》 B.《自由引导人民》

C.《格尔尼卡》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查看答案

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中总值的比重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

A.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B.有利于欧共体摆脱美国控制

C.说明欧洲的联合进一步密切

D.反映了美欧之间的贸易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