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
B.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体地位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意在强调
A.“天人合一”思想
B.“弃恶从善”思想
C.“天人感应”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社会思潮的历史叙述。据此能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相关记载 | 文献出处 |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 | 《礼记·表记》 |
“以天为尊,以德为本” | 《庄子·天下》 |
“昊天不惠”“昊天不平”“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 《诗经》 |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 《左传》 |
A.周礼文化与儒家思想决定社会习俗
B.先秦王权专制的倾向在不断加强
C.神权政治式微,世俗政治不断加强
D.先秦重礼轻法中央集权逐步形成
《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孝悌以尊长为前提 B.孝是儒学核心内容
C.儒学强调三纲五常 D.儒学维护封建等级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选取了抗日战争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主题1)抗日战争的起点时间
材料一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年春李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杭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略罪行,强调“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村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2017年1月12日《人民日报》
(主题2)卢沟桥事变的真相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据(日)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期间,日军于次日凌晨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挑起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主题3)抗日战争胜利影响
材料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完成下列任务:
(1)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战”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2)比较材料二、三对“卢沟桥事变”叙述的不同之处,并据此指出影响历史叙述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的大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