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人才、官吏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代察举制度,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各郡国“举贤良方正”,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分为常科与特科两大类。常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 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其中又以“孝廉”一科最为重要。此外,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
——摘编自王申《中国古代的察举制度》
材料二: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考试及格,即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便有做官资格了。又因礼部考试有进士、明经诸科,故此制又称科举制。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官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选官制度中“考试”的区别和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科举制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始终是以变体的家长制形态出现的,也就是“家天下”的变体。当时由于小农经济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国家的权力机构往往并不深入到乡村社会,而是止于县政;在乡村社会通过“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利用乡村自治组织力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家”的认同自然而然地延伸为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治国和治家的规则是通用的,“三纲五常”既界定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又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专制皇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往往借助乡村社会内生的伦理教化来实现在乡村的统治,而不仅仅是借助“横暴的权力”。
——摘编自任剑萍《对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之探析》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介绍外国历史地理著作的问世,打开了国人嘹望世界的窗口,初步产生了真实而朦胧的世界观念,同时摒弃了“天朝大国”的守旧意识。从19世纪7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后,西方近代国家观念多渠道传播输导到中国,都是以西方近代国家理念为坐标,宣扬了西方近代国家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无形中构成对君权至上的天朝意识的挑战。在维新人士中,严复比较系统地把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译介给国人,用进化观念观察社会和国家问题。梁启超热情传播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孟德斯坞的三权分立说等理论。孙中山也主张,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民国,“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摘编自李华兴《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统治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中国国家观形成的历史因素。
有学者指出在杜鲁门主义之下,“美国战后对外进行干涉的整个历史,进一步证明了这项原则。在每一个例子中,都是在反共这个广泛旗帜之下把干涉说成是有道理的,然后再加上几条根据战略和经济需要提出的更具体的理由。”该学者旨在强调
A. 杜鲁门总统是美苏冷战的真正挑起者
B. 杜鲁门主义成为推行美国霸权主义的借口
C. 马歇尔计划本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
D.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学术界有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临时约法》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制定的,而非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临时约法》中下列条文,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B.“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C.“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D.“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1917年国际妇女节当日,彼得格勒50家工厂约13万男女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后来参加罢工示威群众增至20万。在工人的感召下,数万名士兵公开站到革命者一边,他们同工人一起,占领沙皇的巢穴冬宫和政府各部,尼古拉二世见大势已去,被迫引退,首都起义获得完全胜利。上述事件
A.促使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实现了向无产阶级革命的过渡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48年6月24日,苏联全面切断东柏林与英法美占领区的水陆交通及货运通道,只保留从西德通往东柏林的三条空中走廊通道;6月25日,英、美对取道英美法占领区的苏联人进行刁难,以示报复。上述行为
A.表明美苏冷战由苏联首先挑起 B.导致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
C.引发美苏双方的直接军事冲突 D.进一步加剧了东西方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