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则树兵也,...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则树兵也,求其息宁岂不难哉!”秦始皇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追溯到       

A.西周宗法制 B.西周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 D.中央集权制

 

B 【解析】 材料信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则树兵也,求其息宁岂不难哉!”反映了秦始皇反对分封、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西周分封制,故B正确;宗法制、中央集权制不符合“又复立国,则树兵也",故AD错误;三省六部制产生于隋唐,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宋何澹《龙泉县志》:近境有剑池湖,世传欧冶子于此铸剑,其中一号龙渊。”龙泉原名龙渊,因剑而得名,唐时因避高祖李渊讳,改名龙泉。改名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地位 B.分封制度的影响

C.宗法观念的影响 D.中央集权的加强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A.宗法观念影响 B.血缘亲族团结 C.家族观念流行 D.自由散漫意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汉在制度上是先后承袭的。《史记》《汉书》凡是讲到各种汉朝制度,从经济政治以至文化学术,必首标汉袭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

“汉承秦制”之说由来已久,似乎已定论。然而考察秦汉时期的史实,这一论点与具体事实多有出入,不能不使人产生疑窦。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秦汉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全面准确,认识有一定高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居民成年人中文盲占1/3以上,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非常关注扫盲问题。列宁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使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1919年,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凡8至50岁的不会读和写的共和国居民必须学习本民族语文或俄文。参加扫盲学习的工人可减少劳动时间,工资照付。凡逃避本法令规定的义务和阻碍文盲学习者,对其给予罚款、停止粮食供应、开除工会会籍、判处强迫劳动等惩罚。1920年,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全国扫盲非常委员会;1923年成立了全苏“扫除文盲协会”,在各地设立相应的机构。奔赴各地的扫盲工作者,一面开展扫盲教育,一面协助当地居民开展经济建设。到1939年,全国约有5,000万多人学会了读写,非文盲人数占全国人口的89%。

——摘编自于沛《苏联扫盲运动》(1919~1939)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文盲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党和政府认识到“国家的教育建设计划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计划密切配合的”。20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成立了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国扫盲的行政领导机关和统一机构;还成立了全国扫除文盲协会,协助政府更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按照国家计划如期完成扫除文盲的任务。扫盲教材除了识字之外,还包括拥护共产党、爱祖国、爱岗敬业等内容。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下降到52%,一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摘编自《中国教育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扫盲运动的措施是如何适应苏俄和苏联不同时期历史环境的。(举出一例即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扫盲运动与苏俄、苏联时期扫盲运动的共同之处。

(3)结合上述材料,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角度,阐述扫盲运动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直至清代前期,中国无疑仍是世界上先进国家,在中国和西方的贸易中,中国是出超国,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每年有大量出口,西方只能以美洲白银支付。据估算,十六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为1亿两,合3000吨;而外国人的估算多得多,认为流入中国的白银有7000或1万吨。另一种估算是十七八世纪时,中国从国外输入6万吨白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867~1894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千两海关)

年份类别

1867—1869

1870—1874

1875—1879

1880—1884

1885—1889

1890—1894

出口

总值

58041

66720

71332

70804

83484

107083

茶叶比重

56.04%

52.69%

48.22%

45.53%

36.98%

27.29%

生丝比重

31.44%

33.67%

31.25%

26.66%

23.57%

24.09%

进口

总值

64283

66422

72868

79050

102722

141932

鸦片比重

39.81%

39.12%

41.84%

37.49%

27.48%

21.10%

棉制品比重

28.86%

32.30%

26.82%

29.43%

34.70%

34.98%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增长依然高于工业制成品。到1990年,中国终于实现了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001年以来,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总额的比重平均达到约9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下降,初级产品进口占比逐渐上升。1981年,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升至第19位;1997年,跻身国际贸易前10位行列;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居全球首位。

——孙玉琴主编《中国对外贸易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2)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内容,简析不同时期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