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妇...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这一认识

A.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B.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C.暗含否定权威利于思想解放

D.继承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 【解析】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这实际上是对传统权威的否定,具有思想解放的意思,故C正确;这一时期,西方的民主思想还未出现在中国,故A错误;封建社会时期始终存在等级观念,故B错误;儒家民本思想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监察官员由开始泛泛地“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者举之”,逐步发展到“纠举百僚,推鞠狱讼”,甚至不但察举各级官吏法乱纪事件,还受诏参与司法审判、监军、监财、监试等。这反映了监察制度

A.功能增强和职责范围的扩大

B.消除了威胁政权的潜在因素

C.导致官僚阶层相互倾轧加剧

D.在百官之中处于超然的地位

 

查看答案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好富最下”,“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以末致财,用本守之”。这些观念反映了

A.西汉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导致经济结构变化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极大提高

D.司马迁主张农工商并重发展

 

查看答案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与神沟通则依赖于乐,所谓“乐以致神”;到了西周,周公在“制礼”的同时也不忘记“作乐”。这些现象说明“乐”

A.具有强大的辅政功能

B.使王权充满神秘色彩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成为商周联系的纽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代文化精神,可以概括为“大元气象”。元代文化以各种方式张扬大元国土、国力之大,气象、气势、气魄之大。因“大”而有包容,而和谐。元代疆城广阔,民族众多,宗教多样,各种矛盾与冲突客观存在,但和谐是主导。《西野春游词序》中说:“元不戍边,赋税轻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咏作,乐于心而声于口,长之为套,短之为令,传奇戏文于是乎侈而可准矣。”元曲有所谓“不讳体”,盖指“字字皆无忌惮”的曲家本色、豪放的作品。

——摘编自查洪德《大元气象:元代文化精神的基本概括》

从材料中提取一到两条信息,围绕“元代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在各路设转运使司主管财赋与漕运钱谷,设提点刑狱使司负责刑狱及保甲、军器、河渠等事务,设提举常平司掌管主管民政庶务救灾贩恤,设置安抚使司负责军事。路一级各司互不统属,各自对中央机构负责。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实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并在州府设置通判制约知州。州官的任用实行避亲避籍制度,由中央委派文职京官出任,三年为一任期。乾德三年(965年),宋太祖派遣各路转运使把本路各州的税粮、金帛等如数上交中央财政。同年,宋太祖采取措施解除藩镇军权,把地方精兵集中到京师充当禁军。宋代地方制度建设,削弱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有利于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屈超立《宋代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研究》

材料二  元代行省是地方最高地方机构,行省的置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疆界,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城,其长官总揽一省的政事、军务、司法等各项工作。行省长官总揽一省政务,其中相当重视对官员的考核,以达到民族统治的目的。行省虽有大权,但是重大民政军务必须呈报中央,没有中央的旨意无权更改赋税制度和调兵,还规定定期觐见皇帝述职。元代创立的行省制度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地理因素,既发挥了地方的主动性,又加强了中央集权。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始,直到今天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依然是省。另一方面,元代的行省制度带有浓厚的民族统治的色彩,是蒙古族统治者为了控扼天下而设立的,在设置上不顾同一地理单元内的区域经济联系、文化风俗等因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摘编 自李俊刚、韩冰《元朝行省制度及其渊源略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地方行政制度设置的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