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和七十周年的纪念邮票,这两张邮票
A.反映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否定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C.表现了不同时期的建设成就 D.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955年《人民日报》报道:湖北部分县袜子、肥皂、食盐、热水瓶脱销;有的地区为完成销售任务而限制购买,如买一斤糖搭一瓶白兰地酒,买一斤肉搭半斤干鱼;部分民众见商品供需紧张,干脆一次性买足了七年的火柴、两年的盐。出现这些现象的背景是
A.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生活 B.西方经济封锁造成物资紧缺
C.计划经济形成过程存在矛盾 D.国营经济尚未掌握经济命脉
据统计,1865—1905年,超过70%的教育精英是官员子弟,来自全国各地的“绅士”阶层;1906—1952年,超过60%的教育精英来自地方专业人士和商人子弟,尤其是江南地区。这一变化
A.受益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B.是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的结果
C.表明政治形势左右教育格局 D.折射出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大沽口,客观上减轻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洪秀全曾将洋人过境说成是“兄弟团圆”,言称“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衷心归顺成藩属,替爷替哥杀妖魔”。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与外国平等往来的愿望 B.与英法合作共同反抗清朝
C.继续秉持传统宗藩观念 D.和西方国家宗教信仰相同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这一认识
A.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B.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C.暗含否定权威利于思想解放
D.继承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监察官员由开始泛泛地“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者举之”,逐步发展到“纠举百僚,推鞠狱讼”,甚至不但察举各级官吏法乱纪事件,还受诏参与司法审判、监军、监财、监试等。这反映了监察制度
A.功能增强和职责范围的扩大
B.消除了威胁政权的潜在因素
C.导致官僚阶层相互倾轧加剧
D.在百官之中处于超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