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提出“全球史观”,并呼吁要“重新估价历史”。许多具有全球视野的著作相继问世,如麦克尼尔的《世界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威尔斯的《世界史纲》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A.传统的西方中心论走向终结 B.文化发展受到时代潮流影响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D.学术界为美国全球扩张服务
欧洲工人中曾存在着一种自然权利思想:“适当的工作,应获得适当的工资”;但在1832年后,部分工人认识到,在现存地主、资产阶级当权的制度下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阶级斗争是社会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这一变化
A.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说明工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C.受到英国议会改革的推动
D.推动了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根据表格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 B.工业革命条件更加成熟
C.殖民扩张助推农业发展 D.工业发展得以反哺农业
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对“法律圣经”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后代法学家不可更改
B.罗马法的法律技术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
C.罗马法已经完成了当今社会的立法工作
D.罗马法蕴涵的精神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如图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和七十周年的纪念邮票,这两张邮票
A.反映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否定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C.表现了不同时期的建设成就 D.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955年《人民日报》报道:湖北部分县袜子、肥皂、食盐、热水瓶脱销;有的地区为完成销售任务而限制购买,如买一斤糖搭一瓶白兰地酒,买一斤肉搭半斤干鱼;部分民众见商品供需紧张,干脆一次性买足了七年的火柴、两年的盐。出现这些现象的背景是
A.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生活 B.西方经济封锁造成物资紧缺
C.计划经济形成过程存在矛盾 D.国营经济尚未掌握经济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