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申报》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到1919年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

1912年《申报》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到1919年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中报》共可检索到30条,平均每年不到4条,1920年—1924年共68条,1925年猛增到81条,1928年进一步增加到183条,1939年更达到372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近代以来外旗入侵加剧 B.西方民族主义观念扩败

C.五四运动促进民众觉醒 D.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A 【解析】 “中华民族”词条的逐渐增多意味着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增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和外来侵略的加剧有关,故选A项;“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西方民族主义观念的扩散无关,排除B;1912五四运动尚未爆发,排除C项;民族意识的增强主要是由于外来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结果,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家邹容在《革命军》中评价某历史事件时写道:“有野之革命,有文明之革命野蛮之革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狙,适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这一事件可能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在摒建龙溪、南靖、长泰、云霄,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向地主交纳“粪土银若干,名曰“悃头银”,从而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现象表明

A.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农民土地私有制形成 D.“重本”政策松动

 

查看答案

《宋会要辑稿》记载“民以书精赴沿边權场博易者,自非九经(儒家经典的合称)书疏,恐禁之,违者案罪,其书没官。”可见当时

A.场以文化交流为主要职能 B.政府大力推动债家文化传播

C.宋辽关系紧张彼此战争不断 D.宋政府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

 

查看答案

科举时代,士子科考被录取后,称监考官员为宗师,自称学生。宋太祖规定考生在礼部考试录取后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确定他们最终录取的名次。于是殿试制度成为固定制度,被录取的进士成为“天子门生”这种傲法

A.保证了科举录取的公平公正 B.标志殿试制度的正式出现

C.防止官员扩充势力威助统治 D.束缚思想以维护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