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船山(王夫之1619—1692年)是中国...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船山(王夫之1619—1692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自强的典范性人物。他毕生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自许,希望通过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来成就自己的学术志业和实现人生价值。

船山颇具自白心迹的《诗广传》有言:有谁在生居迷乱之世,上不遇明君,下不得民望的情境下还能够不改救国之志,仍然栖栖遑遑地关心天下的文明建构,心系天下的安危或民众的安乐呢?而且唯恐谋求得不够精深远大而高明悠久呢?只有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关心民众、关心文明建构的君子才能有如此的胸怀和志向。君子视镜高远,胸怀博大,有一种“不因贫穷而怠乎道”的伦理自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是其人格品质的集中体现。君子不同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从来不从个人私利来谋划人生,而是始终将整个天下、将文明建构和价值拱立装在心头。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精神论》

(1)根据材料,概括船山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船山的思想。

 

 

(1)思想:文化自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重构中华文明。 背景:明清易代,中华文化遭遇危机;理学思想日趋僵化;文化专制、高压等;政治经济的影响(如商品经济的发展、专制主义的空前强化等)。 (2)简评: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精神,有利于中华文化的革故鼎新(或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有其它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船山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从事着中华文明承亡继绝的志业,激励着不少对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之士,成为其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 (或船山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成为激励国人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精神力量)。(有其它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解析】 (1)思想:依据材料“精神自许”可知文化自强;依据材料“通过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来成就自己的学术志业和实现人生价值”可知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依据材料“关心天下的文明建构”可知重构中华文明。背景: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明清时期中华文化遭遇危机、理学日趋僵化、文化专制以及政治经济的影响等回答。 (2)简评:依据材料“六经责我开生面”“ 如此的胸怀和志向。君子视镜高远,胸怀博大”“始终将整个天下、将文明建构和价值拱立装在心头”的信息从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精神,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等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大,美国逐步改变对外政策。1939年底修改《中立法》。规定允许出售军火,为海军实力超过德国的英法开绿灯。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授权总统以70亿美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各种援助。

苏德战争爆发,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7月12日,苏英签订关于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的协定。美国也决定对苏联进行军事、经济援助。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称两国不承认法西斯国家通过侵略所造成的领土变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议定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有何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中国封建主义盐务管理制度已“弊窦百出”,加上清王朝垮台,政局混乱,省自为制,“盐枭活跃,倍徙平时”,至1913年时,“盐务腐败,已达极点”。

为此,北洋政府开展了广泛的盐务改革。1913年12月,公布《盐税条例》,将从前各项课税名目一律删除,改征统一税,统一税率每担2.5元。同时,又对盐场进行进行整顿,裁撤产量少,质量差的不合格盐场。1914年2月,又公布了《盐务稽核总、分说章程》。章程规定,在北京设立盐务稽核总所,在各产盐地方设立稽核分所。“征收一切盐税盐课”。1914年,北洋政府开始在直隶、河南两地74县废除封建专商垄断的运销体制,实行自由贸易。此后,全国各地又有一些县陆续开放了食盐贸易。到1931年,全国已有近半数的县实行了自由贸易,同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新盐法》规定:“盐就场征税,任人民自由买卖,无论任何人,不得垄断”

——摘编自丁长青《民国盐务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洋政府盐务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洋政府盐务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期

史实

秦汉

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自波斯湾而还

中国的铸铜和制漆传到朝鲜

隋唐

唐朝高丽了盛行玄奘西行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宋元

设置节舶式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刺桐港(泉州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清

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说明需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法系是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上的原生法系,其丰富的内涵不仅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也适合于相邻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国情,故而有可能奉中华法系为母法。历代王朝重视法典编撰,自隋唐起历代法典都规定“十恶”(含侵犯朝廷和皇室的谋反、谋叛、谋大逆、大不敬,涉及家族伦理道德的恶逆、不孝、不睦、内乱,以及不义、不道)之罪,由于重公权轻私权,因此国家刑法发达,而涉及民间田土钱债的民事行为则视为细事,缺乏应有的法律调整。除皇帝外,朝廷中的行政高官也握有不等的司法权,地方临民之官,既是行政长官也是司法长官,二者合二为一。

——摘编自张晋藩《解读中华法系的本土性》

材料二: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现今中国民法,是清朝末期从外国继受而来。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年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由日本学者松冈义正负责起草总则、债权、物权三编,由曾经留学法国的陈箓与留学日本的高种、朱献文负责起草亲属、继承两编。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共1569条。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归纳中国制定民法典的作用。

 

查看答案

今本《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著作,曾一度被怀疑是曹魏时期所作伪书。1977年安徽双古堆汉墓中发掘出一批简历,其内容大多能在今本《家语》中见到,如“孔子之匡”“孔子将西游至宋”等。这批简牍的价值在于

A.证明了孔子思想在西汉时期开始流传

B.为判断今本《家语》真伪提供新证据

C.说明考古发现比史书记载更加真实

D.内容与今本不完全相同,但可以互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